老早就想去澳洲玩,可是我家老爺對長途飛行興趣缺缺。4月初老媽向我透露一個好消息:舅舅阿姨他們要參加雪梨與黃金海岸的旅行團。
有老媽說情,老公爽快放人,不過酸溜溜的說:「這樣不顧一家老小,妳玩得安心嗎?」
我面不改色的說:「福利要靠自己爭取!」責任固然重要,也該適度的寵愛自己。
起飛時間是晚上十點多,早早就提著簡單的行李搭巴士去機場。也許太過輕便,巴士司機還好心問我是搭機或接機?不要跑錯出境或入境大廳。
從台中來的舅舅他們擔心塞車,到得更早。我拿著老公贊助的美金去機場的臺灣銀行櫃檯換澳幣,沒想到他們只提供外幣換台幣的服務。終於找到另一個換外幣的櫃檯,職員很和氣的告訴我:「妳要先把美金換回台幣,再換成澳幣!」天呀,這樣換來換去,到底有沒有損失?損失多少?
為了等遲到的旅客,飛機十一點多才起飛。機長不停的道歉,空中小姐笑容可掬,提供飲料時我要求紅酒加雪碧〈希望能較易入睡〉,她還特地跑去廚房拿,服務好得沒話講。前座椅背後還有螢幕可以利用椅子左側的遙控器選電影看,來回航行我看完「P.S.我愛妳」、「黃金羅盤」,還有一部丹佐華盛頓演的20世紀初黑白涇渭分明的年代,一個黑人大學的老師訓練辯論隊,經過種種挫折,終於打敗哈佛大學學生的感人故事,可惜我忘了片名。總之,除了不織布的毯子不太舒服,前座起飛後全程把椅背放倒,令我連上洗手間都移動困難外,其他無懈可擊。
實在睡不著,電影看到一半,才想起不曾在飛機上看日出,窗戶開開關關幾回後,終於拍到日出,也許要再加什麼鏡頭?相片效果和眼睛所見頗有點距離。
終於抵達雪黎,天氣比台灣稍涼快些,導遊要我們出關後在麥當勞前面集合。他特別叮嚀不要和機場人員牽著的小狗玩,免得被當成私帶食品或毒品的現行犯,可能會慘遭搜身。
接機的司機來自大陸,此行發現來自大陸的旅行團和工作人員很多,可見彼岸的影響力在迅速擴大。
澳洲的斑馬線不多見,十字路口常見兩條白線,就是行人穿越道。
九小時內吃完兩餐已經撐得要命,沒想到下機後很快就吃午餐,還是吃到飽自助餐。
終於正式開始觀光行程,我們驅車前往藍山國家公園,沿途風景如畫。
這是購票入口處。
這是正式名稱。
我們搭乘四種園區交通工具中的兩種。〈或三種?〉
這是Railway,有幾近45度的斜坡,很有幾分雲霄飛車的感覺。
這是原始版的Railway,看那外觀應該退役已久。
這裡原來盛產煤礦。
這是礦坑。
這是採礦工具。
公園保留許多原始生態,這是泰山電影中的樹藤介紹。
樹藤處處可見。
這是尤加里樹的一種,剝落的樹皮乾燥後很容易引起森林大火。
近影。
樹名。
這是三姐妹岩和藍山。三姐妹岩的傳說是:巫師老爸因事外出,為保護三姐妹,把她們變成石頭。沒想到辦完事卻失落魔杖,三姐妹再也無法回復人形。
至於藍山為什麼那麼藍?是因為濕氣重,光線照射時會反射藍光的緣故。
這是Cableway。
這是很酷的解說員。〈或駕駛?〉
這是Skyway的機房。
至於這是什麼?我們有沒有坐?已經不記得了!
目前分類:秋之篇 (72)
- May 12 Mon 2008 13:10
澳洲之旅藍山篇
- May 06 Tue 2008 13:01
澳洲的秋色
- May 01 Thu 2008 10:45
黃金海岸的孩子們
- Dec 26 Wed 2007 16:58
金剛猩猩
「金剛」在1933年首度由導演古柏和薛德薩克創造成為美女不惜犧牲生命的悲劇英雄。1976年重拍,由潔西卡蘭芝演活了美女,賺了觀眾不少眼淚。2005年「魔戒」的導演彼得傑克森三度重拍,女主角是娜歐蜜華茲。金剛猩猩所以會成為像日本「酷斯拉」般的怪物,大概是因為其貌不揚,不過也因為電影太好看,使影迷如我對金剛猩猩產生特別的好感。
金剛猩猩是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分類為 哺乳綱 Class Mammalia、靈長目 Order Primates、巨猿科 Family Pongida
其實金剛猩猩並不嗜血,為雜食性,以素食為主,食物中85%為樹葉、莖及嫩芽,此外也有根、花、果實及昆蟲,高地大猩猩會吃肉、鳥蛋及雛鳥。
上野動物園的金剛猩猩看起來很像人類,面貌、表情皆不同。
- Dec 18 Tue 2007 08:12
企鵝與牠家的食客

有一次去上野動物園,正好是企鵝的午餐時間。
遠遠看到提著塑膠桶的管理員,企鵝又叫又跑,自動排成一列縱隊。
管理員每餵完一隻,會輕拍吃過的企鵝,要牠離開。
遇到患厭食症的企鵝,就直接把魚塞進嘴裡,一隻都不會錯過。
最後把桶子一揮,剩下的魚凌空而起。還沒掉進池裡,在一旁虎視眈耽的好幾隻夜鷺已經接住。
當時以為餵食企鵝就應該是這樣,後來才知道一般只是把魚拋向四處的企鵝。
以後再也不曾遇到企鵝的進餐時間,那位訓企鵝師不知是否已經退休?
企鵝下水前。
下水中。
仰式。
潛泳。
夜鷺是企鵝家的食客,靠著管理員的施捨或企鵝的大度維生。
其實夜鷺長相不輸動物園的珍禽異獸,背羽藍得很有氣質。
而且很有耐心,從不喧賓奪主。
- Dec 13 Thu 2007 11:20
動物界的蒙面俠zorro

上野動物園小獸館裡最受人注目的,當屬正中央的狐獴。
即使在沒有任何天敵的動物園,牠們依然保持警戒。
蒙面俠般的熊貓眼加上神經兮兮的左顧右盼,非常卡通。
偶然也會坐下,稍作休息,
最愛在高處四處張望。
狐獴 學名Suricata suricatta
以下引用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B%90%E7%8D%B4
生理特徵
狐獴是一種小型晝行性動物,雄性平均重約731克雌性720克,有著修長的軀幹跟四肢使他們的身長可達到25到35公分,尾長亦有17-25公分。她的尾巴(並不如其他的獴類那樣一叢)為長細並尖尖延伸到端點,在末端的端點都為黑色,在直立時狐獴會用尾巴支撐來保持平衡,他們的臉型也是尖尖延伸到棕色的鼻子,狐獴的眼睛周圍都有著黑色塊,這些構造的作用跟太陽眼鏡相同,讓他們在艷陽普照下仍能清晰的視物,甚至是直視太陽,這對狐獴幫助很大,因為空中的掠食者通常是在太陽之前飛行以避免被察覺。狐獴有著小黑新月型的耳朵,有著在挖洞時能閉起來以避免砂進入耳內的功能。
狐獴有著有力、2公分長、彎曲的爪子,可用來挖洞獵食和調整他們的地底洞穴,他們在每隻腳上有四根腳趾和長細的肢體。毛皮的顏色通常是淺黃棕色參雜著灰、古銅或微帶銀的棕色,他們有著短平行的條紋橫過他們的背,這些條紋從尾巴的基部延伸到肩且每隻皆不同。狐獴的身體下部沒有花樣,但在腹部只有稀疏覆體的毛,並露出底下的黑色皮膚,當他們用後腳站立時,狐獴利用腹部這塊這塊黑色區域吸收太陽的熱,這通常是他們在寒冷的沙漠夜晚之後晨間做得第一件事以弄暖身體。
狐獴的主要以昆蟲為食,但他們也會吃蜥蜴、蛇、蜘蛛、植物、卵跟小型哺乳動物。就如其他獴一樣,狐獴發展出對許多的毒免疫,這使他們可以吃蠍子(包括刺)跟有些蛇而不至於導致不適、中毒或死亡。他們體內沒有儲存脂肪所以如果他們沒有每天覓食就會餓死。
繁殖
狐獴在大約一年達到性成熟,平均每胎生三隻,野生的狐獴一年可生到三胎。狐獴是反復生殖的動物,一年到頭隨時都可以繁殖,但大多在較暖的時候生產。報告指出他們沒有求偶行為,公獴會打到雌獴屈服為止,接著就開始交配,懷孕期持續約11週幼獸渾身無毛的誕生在地洞裡,幼獸的耳朵在十天左右打開,眼睛在十到十四天,他們在四十九到六十三天之間斷奶,他們在三週大以前不會上到地上,之後跟保母在一起在地洞附近約一週左右直到他們加入成獸的覓食團。
通常領導族群的最高階級配偶才有權繁殖,並會在正常情況下殺光所有非他們所生的幼獸以確保他們的後代有最好的生存機會。他們也會放逐或殺掉生下有冒犯他們幼獸的母獸。
行為
狐獴是會挖洞的動物,住在大型的地底有著數個入口的網狀洞穴,只有在白天才離開。他們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住在可達到四十隻的群落裡,在同一團體中的個體會經常彼此理毛來強化社交的繫絆。
領導的配偶會經常的會在團體裡的下屬身上留下嗅蹟記號以表達他們的權威,諸如這類的舉動通常伴隨著下屬舔和梳理領導配偶,這些舉動也通常在團體成員在離開一陣子後重聚實行,大多數的狐獴在同一團體的全是領導配偶的手足或子女。 狐獴在他們的群落中表現出利他行為,一或多隻狐獴在其他狐獴覓食或嬉戲時,會站哨以警告他們靠近的危險。
一發現到掠食者,狐獴哨兵會叫出警示,其餘成員就趕緊逃或躲進散佈在他們地盤裡的洞內,哨兵會第一個從洞口出現探看掠食者動靜,持續叫著使其他成員保持在洞內,若是沒有威脅了,哨兵會停止警告的叫聲,其他的成員就安全的現身。
狐獴也會看護團體裡所有的幼獸,未繁殖過的雌獸在領導的雌獸不在時會為幼獸哺乳。他們也會保護幼獸免於任何威脅,即使會威脅到他們自己的性命。當危險的警告發出,這些保母會帶幼獸到地下避難,如果危險尾隨而至(如會鑽洞的掠食者), 會守護他們。若是無法躲到地下,保母會聚攏幼獸,並用自己的身軀擋在他們上面。
- Dec 10 Mon 2007 14:08
爪痕
去上野動物園那天遇到一群幼稚園的小朋友
以各色鴨舌帽分辨所屬班級
模樣可愛極了
其中一班擠在老虎的玻璃前嘰嘰喳喳
只見老虎在玻璃前來回踱步
一位歐巴桑說:「大概小朋友們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相較於之前看到的獅子
老虎似乎更具獸性
不信
有玻璃上的爪痕為證
不知道玻璃的抗壓力如何?
- Dec 06 Thu 2007 12:18
不可思議的鯨頭鸛

十月底再遊上野動物園,
看到一位NHK日本電視台曾特別報導的新住民,
就是位於西園的鯨頭鸛。
千葉市動物公園的網頁稱之為「不移動的鳥」。
詳細介紹請看:
「http://www.city.chiba.jp/zoo/shoebill/shoebill.html」
〈請到我的連結「旅遊」最後一欄〉
以下引用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F%A8%E9%A0%AD%E9%B8%9B
鯨頭鸛(拉丁語學名:Balaeniceps rex)是一種與鸛科相近的非常大的鳥,它是鯨頭鸛科和鯨頭鸛屬唯一的一個種。它的名稱來自於它強大的喙。
鯨頭鸛身長可達150厘米,成年鳥羽主要為灰色,幼鳥的羽毛主要為棕色。鯨頭鸛生活在非洲東部熱帶地區蘇丹共和國和尚比亞的巨大沼澤地區。
鯨頭鸛在泥水中捕魚,其食物主要是肺魚類或類似的魚。它們的巢築在地面上,每次產兩枚卵。
鯨頭鸛的數量估計在5000至8000只之間,大多數生活在蘇丹。國際鳥盟將其保護現狀定為易危。危害的主要來源是棲息地遭破壞、干擾和捕獵。
鯨頭鸛的分類很有爭議,傳統地它被分為鸛形目,在鳥類DNA分類系統中許多傳統不相關的鳥類全部被收錄入了鸛形目。最近也有些學者使用比較解剖學的方法認為它與鵜鶘比較接近,其他學者則使用生物化學的手段認為它比較接近鷺科。
- Dec 03 Mon 2007 14:38
南燭

在上野動物園獅子與老虎之間的步道,
我看到一棵樹上長著奇怪的果實,
旁邊找不到任何說明。
回家後不知從何處查起,
直到發現日本一個介紹植物〈花、葉、果實〉的網頁﹝http://www.hana300.com/link10.html﹞
才終於有門可入。
原來這是南燭的成熟果實,
日文名「南燭 小小ん坊 (しゃしゃんぼ)」
學名: Vaccinium bracteatum
以下資料引用自
http://www.hkwildlife.net/viewthread.php?tid=6166(香港自然生態論壇)
標題: [Other] 小葉烏飯樹 Vaccinium bracteatum 杜鵑花科(灌木/小喬木)
treelearner發表於 2007-1-17 19:29
小葉烏飯樹 Vaccinium bracteatum var. chinense (Lodd.) Chun ex Sleumer (Don Blue Berry)
別名: 小葉南燭,米飯花,黑飯草、烏草,染菽西燭葉、烏米飯、苞越桔,Vaccinium bracteatum,Oriental Blueberry
杜鵑花科 Ericaceae
烏飯樹屬 Vaccinium
產地:香港仔、淺水灣、扯旗山、大帽山、馬鞍山.廣東、廣西,台灣,海南島.朝鮮,越南,日本,泰國。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米,生於山坡灌木叢內,向陽山坡路旁。分枝多,枝條細;幼枝紅色,有灰褐色細柔毛,老時脫落光滑,灰色木化。
葉: 互生,厚革質,橢圓狀卵形,2.5X6CM,頂端急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尖硬細齒,上面有光澤綠色,下表面灰綠色,側脈4-5對,中脈兩面多少疏生短毛,網脈下面明顯;柄長4mm。
花: 6-7月,總狀花序腋生,6cm,有微柔毛,10數朵花;宿存苞片大,1cm,邊緣有疏細毛;花梗短,2mm,被毛;花萼5淺裂,裂片三角形,有細柔毛;花冠白色,通常下垂,筒狀卵形,7mm,5淺裂,有細柔毛,雄蕊10,花藥無芒;子房下位,4—10室。
果: 11-12月,漿果球形,6mm,幼時有細柔毛,熟時紫黑色,稍被白粉,味甜,可生食。
在查資料的過程中,
發現「學名: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的可愛小白花串也叫南燭,
原來已有前輩也有此疑問,
一併引用以供參考:
引用:http://www.523.org.tw/articleD.php?no=2122(中華民國523登山會)
南燭小檔案
科名:杜鵑花科Ericaceae
屬名:南燭屬Lyonia
學名: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
分布:馬來西亞、中南半島、中國、日本與台灣。全島中高海拔山區。
為了寫這篇上網用Google找了一下,發現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網站是這麼寫的:南燭 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 var. ovalifolia 屬於杜鵑科。又稱鳥飯花、南天燭、綟木。產於臺灣中、高海拔山區。…材葉和果實供藥用,具補腰腳、益陽道效果,宜浸酒飲服。(台灣樹木解說也把她當成中藥的「烏飯」。)
原來是好東西,繼續找下去,另一篇則寫到:「烏飯美容卻老方《本草拾遺》處方:鮮南燭莖葉。製法:取南燭莖葉搗碎(或用柿葉),漬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曝,米粒緊小,黑如瑿珠,袋盛好。食時用此米作飯…。 功效:益顏色,堅筋骨,變白髮卻老。 主治:未老先衰,面色衰萎,行走無力,早生白髮等衰老徵象。 評介:南燭葉入心脾腎三經。入心涼血,入脾益氣,入腎添精。蓋髮為血之餘,面色血之華;血熱則髮早白而面枯,脾虛則氣弱,腎虛則筋骨不堅。本藥有涼血、益氣、添精之功效,故可延緩衰老而烏鬚黑髮
看來真的挖到寶了,我以前怎麼沒注意到這好東西,可是又注意到這篇:「南燭跟台灣馬醉木的花很像,都像一串小鈴鐺,...根據中研院植物所和某博物館合作的網頁說明,南燭和台灣馬醉木的差別在於南燭的花是開在葉腋(腋生),台灣馬醉木的花則是從末梢伸出(頂生)。…南燭全株有毒,花最毒,連花蜜都有毒,台灣馬醉木好像是枝葉、樹皮和種子有毒。」(南燭葉較大,呈兩列戶生,馬醉木則叢生於枝端。)
您發現了嗎?中藥的南燭是可以抗衰老黑頭髮的好東西,可是杜鵑花科南燭屬的南燭,台灣就這一種,明明全身劇毒,到底那裡出了問題。還好在萬能的Google找到這一段:「“南燭”一名最早記載於《開寶本草》,以後在《圖經本草》、《本草綱目》、《植物名實圖考》等本草著作中均有記載。但長期以來,“南燭”用於稱呼不同的植物。自日本人把Lyonia ovalifolia(Wall.)Drude誤稱南燭之後,我國一些書籍也沿襲誤用。」
答案揭曉,中藥的南燭指的是越橘屬的米飯花Vaccinium bracteatum,又稱烏飯樹,不叫鳥飯花。所以我常說沒事不要亂吃,小心吃出人命。
1820年Wall.氏發表為Andromeda ovalifolia,1889年Drude氏移置於南燭屬之下。屬名Lyonia為紀念蘇格蘭植物學家John Lyon,以其姓氏締造而來。種小名ovalifolia係形容其卵形葉。
參考資料:
Flora of Taiwan vol. 4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四卷
臺灣維管束植物之學名解說 蔡進來
臺灣樹木解說(四). 呂福原、歐辰雄、呂金誠
果實附近有美麗的紅葉,因南燭秋天葉子會變紅,似乎是南燭的新葉:
- Nov 27 Tue 2007 11:45
蟹道樂的午餐

從伊豆長崗回到新宿正是午餐時間,
我們去阿姨念念不忘的蟹道樂吃午餐,
就在三丁目的伊勢丹百貨公司旁。
餐廳內部裝璜高雅,
晚上6點起有20分鐘的古琴演奏。
黑色小甕用來裝蟹殼,
銀碗裡的水可不能喝,
是洗手用的。
蟹腳
蟹肉
沙拉
抹茶冰淇淋
此外有小菜、白飯、煮物和湯,
是店內最便宜的套餐4800日元,
份量適合減肥中的我。
沒有最愛的壽司和炸螃蟹,
阿姨顯然意猶未盡!
如果您有興趣,
到蟹道樂的網站去看看吧!
http://www.douraku.co.jp/kanto/menu/kanisuki.html
- Nov 13 Tue 2007 17:43
虹之鄉的迎客花
虹之鄉位於静岡県伊豆市修善寺4279-3。
網址是http://www.nijinosato.com/index.html
門票:大人(中学生以上)/ 1,000円(税込)(從網站下載優待券900円)
子供(満4歳~小学生)/500円(税込)營業時間為9:00~16:00
虹之鄉交通:從JR三島站,或在伊豆箱根鐵道修善寺站下車,搭東海巴士,前往虹之鄉(6號線)約20分。
買票入場後,英國村是虹之鄉的玄關,展示舊英國的文化和歷史,有餐廳和可愛的巴士咖啡廳。廣場中央好幾道木板圍牆,展示著美麗的插花藝術,以下只是其中幾盆。
可由此搭火車往加拿大村,或搭巴士往日本庭園或工藝村。如果體力和時間許可,散步其間必有更多的驚喜。
我們選擇巴士去日本庭園看菊花展,回程搭巴士到加拿大村。秋色浪漫的加拿大村以後再介紹吧!
- Oct 19 Fri 2007 18:18
新宿御苑之秋

去年秋天獨自去新宿御苑賞楓
去得太早
葉子都還沒變紅
菊花壇展的日本庭園也找不著
幸好從高大的金葉銀杏看到了秋
也在門口的展覽室看到幾盆
當天早晨電視介紹的菊花
可惜記性太差
只能走馬看花
找到溫室純屬意外
瞎貓也能碰到死老鼠
奇花異草令人驚豔
數位相機偏偏沒電
日前上網查看
溫室將重新改建
平成19年5月14日已經閉館
預定平成23年重新開張
幸好今秋的菊花壇展如常舉行
就在11月1日到15日
回程再度迷路
因為老是左右不分
走了好幾條街
終於發現地下鐵的入口
平安回到旅館
一半要靠老天保佑